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

题型:选择题

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等对环境的污染

B.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城市道路保洁、喷泉和浇花用水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考点:室内空气污染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水的净化与处理水体污染、爱护水资源
题型:选择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不合规范的一项:()

A.海阔天空海市蜃楼大有稗益原形必露

B.含英咀华汗牛充栋沆瀣一气毫厘不爽

C.鹤发童颜鹤立鸡群烘云托月闳中肆外

D.后顾之忧后来居上后起之秀呼天抢地

题型:选择题

项目评价的成功度可分为( )。

A.失败

B.部分成功

C.基本成功

D.完全成功

E.较为成功

题型:选择题

境内个人购汇只凭身份证办理的业务为()。

A.每天累计不超过10000美元

B.每年累计不超过50000美元

C.没有金额限制

D.以上都不对

题型:选择题

以下是关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米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车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量为606亿米3,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的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竟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米3,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每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题型:选择题

自由浮动时间是一项活动可被延迟但却不会影响的一种时间量()

A.后续活动的及早开始时间

B.后续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

C.项目完工

D.以上都不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