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中国的城镇化,其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

题型:论述题

问题:

(26分)中国的城镇化,其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①国际上,当一国(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为60%。当人均GDP45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70%左右。②中国人均GDP:2009年3700美元,2012年6500美元。

材料二  2013年8月30日,中 *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 * * 李克强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北京 * * ,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本途径。城镇化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材料三 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籍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材料四 长期以来,人们对城镇化、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市化,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的文化”。2013年5月初,记者调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但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消失或遭到破坏。为此,很多专家呼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是些所谓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一些城镇、村庄甚至都变成了“同一张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山东省委省政府做法的政治意义。(6分)

(3)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不可能兼顾的。”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此观点。(10分)

考点:科学发展观市场调节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金融组织
题型:论述题

心血瘀阻证,如心悸、胸闷而痛,痛引肩背,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暗红,脉细涩者,可选用下列何方()

A.瓜蒌薤白半夏汤

B.桃红四物汤

C.血府逐瘀汤

D.桃仁红花煎

E.少腹逐瘀汤

题型:论述题

解热镇痛作用十分明显,但抗炎作用较弱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扑热息痛

C.布洛芬

D.美洛昔康

E.吲哚美辛

题型:论述题

隐性肝性脑病病人的临床特点为

A.轻度行为改变
B.轻度性格改变
C.可有扑翼样震颤(肝震颤)
D.应答尚准确,但吐字稍缓慢
E.无任何临床表现

题型:论述题

货物运输特殊附加险包括()。

A、出口货物到香港或澳门存仓火险责任扩展条款

B、海运货物战争险

C、海运货物罢工险

D、海运货物战争险的附加费用险

E、海运货物罢工险的附加费用险

题型:论述题

患者,43岁,男性,进行性动作迟缓、行走不稳和智能减退2年。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静止性震颤,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发现小脑和脑干萎缩本患者最有可能的神经疾病是()

A.脱髓鞘性疾病

B.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C.营养和代谢障碍性疾病

D.遗传性神经疾病

E.血管性疾病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