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个分别标有“6.3V 0.3A”和“2.5 V 0.3A”字样的小灯泡L1、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将两个分别标有“6.3V 0.3A”和“2.5 V 0.3A”字样的小灯泡L1、L2并联接入电路中,L2正常发光。若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1、L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

B.通过L1、L2的电流之比为1: 1

C.L1、L2两端电压之比为63:25

D.L1、L2的电阻之比为63: 25

考点:电功或电能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筹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

A.取得资金的渠道

B.取得资金的方式

C.取得资金的总规模

D.取得资金的成本与风险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的单匝矩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线圈所围面积为S,线圈导线的总电阻为R.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且cd边正在离开纸面向外运动.则正确的是(  )

A.时刻t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icosωt

B.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I

C.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I=

D.线圈消耗的电功率P

题型:选择题

与煤中()分子相结合的水为结晶水,结晶水在()以上才能从化合物中逸出。

题型:选择题

文明用语中的忌语是“(  )”。

A.我能帮助你吗

B.我管不着

C.对不起

D.请

题型:选择题

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文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高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是大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严谨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产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想,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作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作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见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
(节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选择与安排》)

对“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这一比喻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浮雕”比喻用兵致胜要占领要塞,“石面”比喻其他一切无战略性的地点。

B.“浮雕”比喻力量集中于一件事情上,“石面”比喻精力消耗于任何一件事上。

C.“浮雕”比喻突出所写的主旨、事理、情态,“石面”比喻其他一切现实世界。

D.“浮雕”比喻所写的文章,“石面”比喻文章所反映的现实生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