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是农历的年三十,在这个送祝福的时刻,请编辑一条手机短信将祝福送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问题:

2011年2月2日是农历的年三十,在这个送祝福的时刻,请编辑一条手机短信将祝福送给亲人或朋友。要求:①适合特定的情境,感情真挚;②有文采,至少使用—种修辞③不少于40个字,标点在内。(4分)

短信内容:                                                    

考点:综合读写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

H2(g)+Br2(g)

2HBr(g);△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T2>T1

B.两点的反应速率:a>b

C.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D.a点比b点体系的颜色深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病人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征兆是()

A.血液不易抽出

B.易出鼻血

C.皮肤出现出血点

D.便血

E.咯血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无痛性腹泻是()的典型临床特征之一

A、伤寒

B、菌痢

C、霍乱

D、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E、食物中毒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f(int *p);
main()
int a[5]=1,2,3,4,5),*r=a;
f(r); printf("%d\n",*r);

void f(int *p)
p=p+3; printf("%d,",*p);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1,4
B.4,4
C.3,1
D.4,1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搁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一一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经多次受到糟蹋,因为许多代的高中生大都被迫一遍一遍地阅读《哈姆雷特》或《麦克佩斯》等剧本,被迫查出所有的生字,被迫研究所有的学术注解,结果是他们从未真正地读完这些剧本.相反,他们被拖着一点一点地啃,历时数星期之久,等他们读到剧本的结尾,一定早忘了开头;应该有人鼓励他们一口气读完,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对剧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你一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通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与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 很快读完第一遍并不神奇,也不会造成奇迹,更不能用以取代一本好书的精读.然而,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读更加容易.这种练习会帮助你在着手读书时保持警觉,你有多少次翻开一页又一页,心里却在做着白日梦,对你看过的东西毫无印象如果你让自己被动地瞟完一本书,就势必会发生这种现象,没有人能以那样的方式领悟多少.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则谜语.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对任何能使线索清晰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迅速地读完第一遍这一规则有助于保持这种态度.你若肯遵守,你就会意外地发现,你可用极少的时间,领悟到极多的道理,而且做起来毫不费力,得心应手.

第二自然段中,“透视图"指的是.

A.书本的章节

B.文章的脉络(框架、结构)

C.可视图

D.文章的段落大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