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 B.免疫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

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

C.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

D.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

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

考点: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冲刺练习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生意”一词就至少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生机”、“生命的活力”,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都可以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买卖”,亦即商业经营”,如沿街叫卖、炒股放债、长途贩运,也都叫做“生意”。这两种“生意”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涵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 

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显然是前一种“生意”。明代学者张岱说,弹琴拨阮,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赋诗,凡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得此生意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认,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由此看来,要使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藤常绿,就缺少不了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 

商人看重的则是后一种“生意”,即以物生物。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是麸糠,获致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着的社会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目前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酿成热门,甚至连“文人下海”也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就不免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吁声越来越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从字源学考证,“意”者,“心音”也。生意,生意,生到最后,如果只能生出一堆硬邦邦的金币和实打实的物质来,那么生意还能成其为生意吗?

通观全文,作者写作本文的切入点是()

A.对“生意”的论述

B.“生意”学

C.谈艺术与经商

D.语言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以75元的价格买入某企业发行的面额为100元的3年期贴现债券,持有两年以后试图以10.05%的持有期间收益率将其卖给乙,而乙意图以10%作为其买进债券的最终收益率,那么乙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为()元。

A.90.27

B.90.83

C.90.85

D.91.91

题型:单项选择题

冯老先生现年78岁,和老伴相依为命,膝下有三个孩子,冯老大、冯老二、冯老三。冯老二三年前因为车祸去世,留下两个儿子冯枫与冯强。冯老先生感到自己身体日渐虚弱,决定通过遗嘱分配自己的遗产。他先后留下两份遗嘱,第一份自书遗嘱将二老居住的价值40万的房屋留给大儿子,并由大儿子赡养老伴。第二份代书遗嘱将家中全部存款20万元平均分配给二儿媳妇和冯老三。2013年12月,冯老先生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在治疗期间冯老先生曾一度清醒,并留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全部遗产留给老伴。对此医院的医生与护士均可证明。后冯先生因抢救无效死亡。

冯老先生的遗产总计()

A.40万房产,存款20万

B.40万房产,存款10万

C.20万房产,存款10万

D.存款10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一种药物因受联合应用其他药物、食物或饮料的影响,其原来效应发生变化

B.药物相互作用可影响效应强度的变化

C.药物相互作用可发生作用性质的变化

D.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影响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E.药物发生的相互作用就是两药共同作用而影响药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