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是实数,且a+b+c=0,abc=4,求证:a、b、c中至少有一

题型:解答题

问题:

已知:a、b、c是实数,且a+b+c=0,abc=4,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
5
2
考点:三元(及三元以上)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题型:解答题

患者女,21岁,反复气喘发作15年,再次发作10h,查体:意识清楚,不能平卧,大汗淋漓,三凹征阳性,双肺哮鸣音,心率124次/min,律齐,胸片未见活动性病变,给予鼻导管吸氧6L/min时,动脉血气为pH7.20,PaO258mmHg,PaCO287mmHg,诊断急性支气管哮喘(重症)。

经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用PSV模式通气时,必须撤机的指征是()。

A.哮鸣音消失

B.流量时间曲线监测无气流阻塞的表现

C.PEEP降至0

D.PS降至5cmH2O稳定呼吸4h

E.不需要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题型:解答题

关于等长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

A.等长收缩不产生关节活动

B.运动时肌张力改变

C.肌肉收缩时其长度基本不变

D.肌力与阻力相等

E.负荷小于肌力

题型:解答题

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时,通常要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施工部署,其主要工作应包括()。

A.组织各种物资

B.确定工程开展程序

C.拟定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D.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E.明确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题型:解答题

某患者,男性,60岁,诉肺部疼痛,觉得自己可能患了癌症,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采用认知行为的方法来治疗该疾病,有哪两个基本目标?()

A.挑战错误观念和纠正过分求医行为

B.纠正过分求医行为和避免回避行为

C.挑战错误观念和避免回避行为

D.挑战错误观念和缓解焦虑情绪

E.缓解焦虑情绪和避免回避行为

题型:解答题

在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防患于未然”的理论基础是()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经典性条件作用

D.非条件作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