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有机物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植物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有机物

考点:观察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题型:选择题

(1)去有关部门投诉 (2)改变旅游计划 (3)给自行车打气 (4)发现轮胎是伪劣产品 (5)走到半路车又不能骑了

A.3—5—4—2—1

B.4—1—2—5—3

C.3—4—1—2—5

D.2—3—4—5—1

题型:选择题

患儿男性,6岁,因活动后气短就诊,查体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及收缩期震颤,并可及Ⅳ/6收缩期杂音,P2明显减弱

可能性最大的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肺动脉口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主动脉缩窄

题型:选择题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A.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 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C.诗歌中“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D.“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从“春天、生命、明天”中看到希望,整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题型:选择题

患者男性,因“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小时”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发病时情绪激动,血压200/120mmHg(1mmHg=0.133kPa)。查体:意识清,精神差,入院血压170/11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感不明显,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右侧巴宾斯基征(+)。入院CT:左侧基底核区出血,血肿大小约为3cm×4cm×4cm。

责任动脉可能是()

A.左侧豆纹动脉

B.右侧豆纹动脉

C.基底动脉

D.左侧眼动脉

E.左侧后交通动脉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种宗教解放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拜火教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