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篮球运动员在3分线内、外投蓝的命中率分别为0.7和0.4,在一场比赛中,如果该

题型:填空题

问题:

某篮球运动员在3分线内、外投蓝的命中率分别为0.7和0.4,在一场比赛中,如果该运动员在3分线内、外分别投蓝10次和5次,则该运动员得分的期望是______分.(注:在3分线内投中1球得2分,在3分线外投中1球得3分)

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题型:填空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学生要讲求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科索沃地区战乱的根源,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C.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

D.王帆竞选班长一职成功,就职演说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题型:填空题

边缘性龈炎的表现有

A.龈沟探诊无出血

B.牙槽骨吸收

C.牙龈质韧

D.龈缘菲薄

E.龈缘色红

题型:填空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题型:填空题

立放蓄电池组一端靠墙设置时,列端电池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不小于()米。

A.0.2

B.0.3

C.0.4

D.0.5

题型:填空题

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包括()。

A.活动性肺结核

B.渗出性或化脓性皮肤病

C.消化道传染病

D.以上都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