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考点:掌握系统优化法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确定脊膜膨出是否有脊髓膨出的首选方法是()

A.膨出囊肿透光试验

B.下肢电生理检测

C.脊椎X线摄片

D.脊髓CT检查

E.脊髓MRI检查

题型:选择题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有()。

A、运行温度

B、运行电压

C、电压波形升高畸变

题型:选择题

由于中央预算单位签发的转账支票可以依法背书转让,柜台人员受理该支票时,应在“2661”、“8255”交易的收款人名称栏录入()的名称。

A.第二收款人

B.最终收款人

C.第一收款人

D.第三收款人

题型:选择题

公司对项目实际垫资的计算是对应NC里的()科目。

A.内部往来

B.内部往来/现金存款

C.内部往来/现金存款/公司内部存款

D.内部往来/上交预收益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