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战主题的是()。 A.《竞选州长》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战主题的是()。

A.《竞选州长》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C.《老人与海》

D.《永别了,武器》

考点: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第四章文化素养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任务有( )等。

A.负责审查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验收情况

B.听取各有关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工作报告

C.审阅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情况

D.整理好全部竣工资料并完成现场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明确提出交工要求

E.对工程进行实地察验并对设计等方面工作和工程质量、试车情况等作出综合评价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边漫画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能解决矛盾 

③局部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28分)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 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8分)

(2)1800—1838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6分)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8分)

(4)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增面额50元、100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货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易患因素有()

A.无晶状体眼

B.视网膜格子样变性

C.高度近视

D.眼外伤

E.以上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AutodeskNavisworks的项目预览功能支持设计仿真与整个项目分析。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