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

题型:问答题

问题: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晓雯最好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晓雯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①晓雯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②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任仲平

(一)时间开始了!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二)赶超,跨越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年均增长率约为10%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三)奇迹是什么?

  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回首鸦片战争后百余年历史,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充满迷茫和挫败,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现代化导向的中央 * * 。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正源于中 * * 党人能把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创新认识,凝聚为国家意志。30年来,执政党永不停滞的开拓创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变革,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我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中国奇迹”的第一推动力。

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它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而一个伟大的中国,源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

(200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困境指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极低,工业基础薄弱,“家底”贫寒。

B.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原因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与进步。

C.“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因而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D.“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变革推动了发展”,这些都不是中国成功的因素。E.几十名前美国政要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中不仅强大,而且伟大。“伟大”与“强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和深刻启示。

小题2:文章的(一)(二)部分写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小题3:文章从“北京时间”这个视角进行写作。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

题型:问答题

关于Unix标准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Unix版本太多,标准化复杂

B.出现了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标准

C.曾分裂为POSIX和UI两个阵营

D.统一后的Unix标准组织是COSE

题型:问答题

剥脱性龈病损应考虑()

A.天疱疮

B.类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红斑狼疮

E.以上全应考虑

题型:问答题

凭证调拨流程下列哪些交易是待办任务的形式?()

A.凭证调拨申请

B.凭证审批

C.凭证调出

D.凭证调入

题型:问答题

PPP封装包括()、()、()三个过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