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容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的原因是()。 A.阑尾开口较小 B.阑尾系膜短易屈曲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急性阑尾炎容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的原因是()。

A.阑尾开口较小

B.阑尾系膜短易屈曲扭转

C.阑尾淋巴丰富

D.阑尾蠕动缓而弱

E.阑尾动脉是终末支,易致血运障碍

考点: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外科疾病外科疾病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治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 * * ”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 * * 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 * * 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 * * 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 * * ”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联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形成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腹部听诊时,可听到哪一种正常的声音()

A.动脉杂音

B.摩擦音

C.肠鸣音

D.振水音

E.静脉杂音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基本味觉中最敏感处:酸在舌的()处,苦在舌的()处,甜在舌的()处,咸为()处。

A.两侧

B.舌根

C.舌尖

D.舌尖的两侧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庇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 )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