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是A1B1的中点,则E到平面ABC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是A1B1的中点,则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 (  )
A.
3
2
B.
2
2
C.
1
2
D.
3
3
考点:点到直线、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从1959 年的 315 ppm 转变至 2000 年的 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改变的原因

A.野生生物的灭绝

B.植被遭受破坏

C.臭氧层的破坏

D.全球气温增高

题型:选择题

肺炎链球菌致病与否主要依赖于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类

D.荚膜

E.芽胞

题型:选择题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如图所示的电压上,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串在原线圈上的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压器输出功率为200W

B.若n1=100匝,则输出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2Wb/s

C.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表示数20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决定的

题型:选择题

省级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可在火场及灾害事故现场进行全省()调度。

A、消防实力

B、执勤装备

C、执勤消防车

D、灭火药剂

题型:选择题

张教授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张教授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瓶子,发现海拔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在山顶上,3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2个长出了微生物。张教授的学生莫聪另用干草浸液为材料重复了张教授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都很快长出了微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张教授和莫聪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 )

A.只要存在氧气,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
B.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的细菌污染
C.张教授和莫聪的实验设计得都不够严密
D.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