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

题型:填空题

问题:

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2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

考点: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频数与频率直方图扇形图
题型:填空题

转K2、转K4型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装时使用A302焊条,电流为()。

A.140~180A

B.190~2000A

C.200~220A

D.220~240A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 * * 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1),图中毛 * *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图1

材料二 1950年12 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图2),标题是:REDCHINAS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图2

材料三 图3为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照片,标题是:Th eChinesearecoming。

图3

材料四 右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NixonsChina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 * * 下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材料五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 * * 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封面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的美国人认为“TheChinesearecoming”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材料四中周刊的封面设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五中“导语”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公文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实事求是的原则

B.精简的原则

C.高效的原则

D.新颖的原则

题型:填空题

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如果你近视了,别太担心从此会“视茫茫”而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绝缘,可以进行光学矫正,即配戴[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题型:填空题

已知某市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交易价格的7%,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交易价格的5%。试求以下特殊交易情况下的房价。

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写明“买方承担买卖中涉及的全部税费,并支付给卖方5350元/m2的房价款”,则正常交易价格应为( )元/m2

A.5000

B.5632

C.5095

D.5753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