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 * * 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11分) 回答: 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

题型:综合题

问题:

阅读下 * * 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11分)

回答:

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3分)

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5分)

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3分)

考点: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林则徐)《北京条约》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渔船上有回声监测系统监测鱼群,船员发现监测系统发出声音0.8秒后收到鱼群反射的回声,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那么鱼群在水下多深处?

题型:综合题

关于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

B.近年来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C.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最多,西部次之,东部最少

D.“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目前在农民工群体中占一半以上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乙]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口那样的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乙)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3.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礼赞》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

题型:综合题

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同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 )。

A.可统一编号

B.可分别编号

C.可分类编号

D.最好采用分别编号

E.最好采用统一编号

题型:综合题

甲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出售某件古佛像石雕,价金500万元。乙于11月3日致函于甲,表示愿意以370万元购买。甲于11月6日函复愿降价10万元,但应于一周内答复,乙未为任何表示。  到11月26日,甲再致函于乙,愿意以400万元出售。乙不知甲之来信,于11月27日致函于甲,愿意以400万元购买。甲之信于11月28日上午到达,乙之信于11月29日下午到达。甲于发信后,获知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即于11月27日下午以特快专递发撤回之通知,因邮差误投,于11月30日下午始行到达。乙即发迟到之通知,并请求交付该件石雕,并移转其所有权。  12月5日在甲乙二人履行完毕后,经乙请专家鉴定,该石雕为赝品,仅值10万元。而且甲刊登广告时即明知其是赝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订约过程之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