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和人类 马蒂娜·贝蒂-库索 在几十年间,人类打乱了地球用45亿年建立起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拯救地球和人类

马蒂娜·贝蒂-库索

  在几十年间,人类打乱了地球用45亿年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地球是脆弱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会长久的。全世界专家们的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的发展 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除了今天吸引我们消费社会注意力的石油之外,还有那些生命必需的资源──首先是淡水──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更不用说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的原始森林,随之一起消失的不仅是整个动植物群落,还有抵制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影响,它们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恶性循环:洪水、酷暑、暴风雨……而这些仅仅是开始,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步蔓延到各大洲。随着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打算采纳跟我们一样的消费方式,我们陷入了一场全球困境。

  这种过度开发将不会惠及所有人。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中有3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人们因为石油、水和捕鱼而发生冲突……只要存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些冲突就不可避免。到2050年,有80-120亿人生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要迎接这样的挑战: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改变发展的方向是唯一的机会。这是一场人文主义斗争,涉及人类的未来。在此背后,有一个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一个哲学问题: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进步的方向在哪里?更多地消费还是更合理地消费?更多地生产还是更合理地生产?“拥有”更重要还是“存在”更重要?我们要创造既尊重环境又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公平的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就开始思考持续发展和资源有限的地球之间的协调性。有些人主张人口零增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有些人寻找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活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此产生。在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中,它被定义为“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一概念得以推广。它涉及面很广,这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不足,它可让人放心,又可促进广泛团结。今天,没有一份国际的、国家的和地区的声明不提到“可持续发展 ”。但人们是否明白它指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呢?人们是否真正抓住了关键问题呢?不得不承认,尽管这一表达方式应用广泛,但实际行动鲜有变化。

  运用这一概念确实是最简单的事情。而且,富裕国家的人民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老布什就宣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商议”!我们应当进入一个有节制的社会,而不是被剥夺的社会。我们应该摆脱这种浪费文化。如果知道有超过10亿的人喝不上饮用水,人们是否还能容忍农业消耗我们用水总量的72%,而实际上作物只需要非常少的水呢?为什么要容忍我们购买的产品有五六层包装呢?人们的行为肯定要逐步改变。只不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社会各方人士如政治家、工业家、研究者和公民都动员起来。要合理采集资源,合理消费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公平分配资源……总之,这个社会需要一种能够采取重大行动的真正的政治意愿。(法国《费加罗杂志》2005.10) 1、体现“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一项是[ ]

A、只有吸引我们消费社会注意力的石油暂时还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包括淡水在内的其他那些生命必需的资源却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B、原始森林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动植物群落。

C、作为抵制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原始森林的消失,导致洪水、酷暑、暴风雨等灾害和全球气候变暖。

D、我们的生活方式打乱了脆弱的地球用45亿年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人类陷入了一场全球困境。

2、文章认为我们应该准备迎接怎样的挑战?不合文章的一项是[ ]

A、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

B、改变发展的方向,即消除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避免因此产生的冲突。

C、解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个哲学问题:明确人类进步发展的方向,消费和生产的合理安排等问题。

D、创造既尊重环境又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公平的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3、文章提到了下列应对地球资源有限问题的方法,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

A、实现人口零增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

B、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C、探索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

D、积极发展高科技,在现有自然资源最终枯竭之前找到可以替代的资源。

4、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目前人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地球资源濒临枯竭,只有改变这种方式才能避免这样的后果发生。

B、尽管所有的国际的、国家的和地区的声明都接受“可持续发展”理论,但是,都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C、富裕国家比如美国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因此,要改变现状,需要有一种能够采取重大行动的真正的政治意愿。

D、人们没有真正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明白“可持续发展”指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尖锐湿疣:

A.40岁,单侧囊性包块,直径4cm
B.28岁,双侧囊实性包块,直径8cm,活动
C.50岁,子宫后陷凹有不平、实性结节,有腹水
D.35岁,痛经,后陷凹有结节
E.30岁,原发不孕,低热,腹水,盗汗,消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可知(   )

A.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与电流强度和导线长度的乘积成反比

B.磁感强度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

C.公式B=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D.只要满足L很短、I很小的条件,B=对任何磁场都成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患者在插肺动脉导管过程中突然咳嗽、咯大量鲜红色血液,最可能的是()。

A.诱发左心衰

B.支气管扩张

C.血栓脱落引起肺梗死

D.心包填塞

E.肺动脉破裂、出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脑内突然涌现出大量异己的奇怪念头,患者对此也感莫名其妙,且不能控制,这种症状可能是()。

A.思维奔逸

B.思维散漫

C.思维缺乏

D.强迫性思维

E.强制性思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
某刑警队侦查员邢某着便装执行任务时,看到熊某正在商店购买东西。邢某上前要熊某跟他走一趟。熊某知其是侦查员,于是撒腿就跑。邢某抬起警棒,朝熊某喊“站住”。随即朝熊某砸去,正中脑部,将其打倒在地,熊某死亡。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是否对熊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

A.要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不承担责任,但需要从道义上对熊某的死亡进行赔偿

D.无所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