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 A.特异性 B.免疫记忆性 C.免疫调节性 D.依赖补体杀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题:

T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

A.特异性

B.免疫记忆性

C.免疫调节性

D.依赖补体杀伤性

E.MHC限制性

考点:病理学技术(主管技师)免疫学免疫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程开甲:令人陌生的“核司令”

①1月10日,96岁高龄的程开甲走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这位老科学家在不少人眼中还是十分陌生。有人开玩笑说,程开甲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了。一个直观的数字是,在他参加核武器研试的20多年中,其发表论文数量为零。

②就像一个历史声音的回响。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近半个世纪后,习 * * * * 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了这位曾主持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称作“核司令”的物理学家。

③1960年,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从第一次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到回北京定居,他把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时光献给了茫茫戈壁。

④他参加制定了我国原子弹研制、试验等工作最早的一份纲领性文献,依据国情否定了苏联专家的空投建议,提出采用地面方式;他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百米高铁塔爆炸方案,确定了核爆炸可靠控制和联合测定爆炸威力的方法;他还前瞻性地谋划了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的性质、任务、学科、队伍、机构等。

⑤虽然参加核武器研试的20多年,程开甲隐姓埋名,没发表过论文,但他一生在学术研究上始终创新不辍。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时,他与导师玻恩共同提出超导的“双带模型”;回国后,他率先在国内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教科书;离开戈壁后,他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高温和低温超导普遍适用的超导双带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托马斯-费米-狄拉克-程开甲”电子理论……

⑥核试验研究所成立之初,从全国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程开甲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作出了许多挑战性的工作安排。他相信,雄鹰的翅膀是在同暴风的搏击中铸成的。

⑦第一次核试验中,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计仪立下大功,这是当时程开甲鼓励林俊德等几名大学生因陋就简研制的;同样,我国第一台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工作,也被程开甲交给了年轻的邱爱慈。

⑧后来,林俊德、邱爱慈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此,邱爱慈说:“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这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

⑨对于年轻人的培养,程开甲还坚持言传身教。

⑩尽管担任过多种职务,但程开甲称自己从没想过“权力”,而只服膺“权威”——“能者为师”的那种权威。

⑾因此,他可以非常诚恳地对年轻的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是对的。”

⑿走进程开甲的家,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里的主人,与现代物理学大师玻恩的弟子、海森堡的论战对手和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联系起来。这里陈设简单、质朴得令人难以置信。

⒀有意思的是,他的家里有一块茶几大小的黑板,他喜欢在上面演算大课题。他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块黑板,后来搬了家,还专门在新居留一面墙装黑板,灵感迸发时,演算公式、分析方案,他都爱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⒁但这些学术结论外界都很难看到,而是书写在了中国核研试的阵地上。

⒂对于自己获得的很多荣誉,程开甲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我们的核试验,是研究所、基地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⒃他说,自己还要“努力不懈,不老长青”。

(摘自2014年01月1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小题1:从这篇通讯中可以看出程开甲作为科学家的哪些可贵品质?请简要概括。   (4分)

小题2:严格的真实性是通讯的基本特征,这篇人物通讯是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特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3:文章标题就说程开甲是一位“令人陌生的核司令”,联系全文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请简要作答。(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Ken, why do you look so tired? 

—I _______ myself to the climate since I came here.

A.didn’t adapt

B.haven’t adapted

C.don’t adapt

D.hadn’t adapted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议题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海世博会也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轿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汽车燃料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汽车所用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同甲烷(CH4)替代汽油进行计算(含碳量比汽油略低)。公共汽车和小轿车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人数如下:

请计算: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_______kg;乘小汽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乘公共汽车的________倍。通过计算,谈谈为实现“低碳”生活理念,你的做法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有一种栽培液可能是由Ca(NO3)2、K2CO3、KCl、NaNO3、FeCl3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现取少量栽培液做如下实验并记录现象。

(1)外观呈无色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栽培液适量加入少量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培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栽培液的成分可能组成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的测试方法是( )

A.白盒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
C.灰盒测试法
D.穷举测试法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