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

题型:材料题

问题: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

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图一搞杀人比赛
图二砍杀中国军俘虏
图三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 * * 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史料的价值
题型:材料题

上右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8分)

(1)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  ]       内有少量滑液和[  ]      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

(2)关节很牢固是因为[  ]     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起加固作用的          

(3)关节的结构包括图中的                三个结构。

题型:材料题

请写出一个一根为1,另有一个负根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

题型:材料题

某外贸公司2008年8月从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一批化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另外支付购货运输费用4万,当月将该批化妆品全部出口,取得销售收入60万元。该外贸公司出口化妆品应退流转税( )万元。(增值税出口退税率13%)

A.16.25
B.17.2
C.19.8
D.25.8

题型:材料题

依据《职业病目录》,尘肺属于法定职业病。

题型:材料题

下列哪一种民事诉讼请求属于给付之诉 ( )

A.甲起诉请求乙停止损害其名誉

B.丙起诉丁请求撤销二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

C.戊起诉前妻,请求将二人之子判归其抚养

D.庚起诉养子申,请求解除二人之间的收养关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