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考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题型:选择题

疾病分类的目的是()。

A.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B.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

C.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利用

D.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利用

E.资料收集、排序、整理和利用

题型:选择题

(26分)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

中国环保投资额(亿)

占GDP比重

 
图10
 

注:近几年,我国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产能增加了30%以上;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

材料二  2012年秋冬季全国大部分地方出现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再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PM2.5再度成为热词。PM2.5,是粒径小于等于2. 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PM2.5对健康的影响。

材料三 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监测、降低PM2.5浓度的经济意义。(9分)

(3)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3分)

题型:选择题

腰椎间盘突出的Maitland手法治疗中,双侧腰痛者用()。

A.脊柱中央后前按压

B.脊柱中央前后按压

C.单侧脊柱外侧后前按压

D.脊柱中央后前按压并左右侧屈

E.旋转手法或纵向运动

题型:选择题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4分)

小题1: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2:             ,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3: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题型:选择题

泪道冲洗时,冲洗液从上泪点反流,则其阻塞部位在()

A.下泪小管

B.泪总管或鼻泪管

C.下泪小点

D.以上均正确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