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至真才有大美 我是学历史的,不懂美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至真才有大美

  我是学历史的,不懂美术,但我喜欢吴冠中先生的画。我们同来自“诗画的故乡”宜兴,昊老画中的山、水、树、田、燕子、人家,不管是锋芒毕露的,还是柔情似水的,我都熟悉。我觉得吴老的画有中国文化的神韵、意境,却又与传统中国画不同,不是一律的灰,雾霭沉沉,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情谊。那舞动的春之线条、燕之灵动,那河网纵横的江南水乡、白墙灰瓦的江南民居,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很美,喜欢看,看了很感动。我常想,能画出这样的画的人,一定有一颗至真至美的灵魂。

  吴老的文字印证了我对他的画的感觉。《百日谈》是他模仿薄伽丘《十日谈》来谈自己的身世的,“非年谱,非正传,皆此生生活所见所感,啼笑因缘”。我还记得当时一口气读完《百日谈》的心情,真的是畅快淋漓。心中有真情,胸中有境界,撼动人心,感动人情。这就是吴老。90多页的书稿,描绘90多年的人生。书稿没有多余的话,却有最鲜明的思想,最真淳的情谊,读来不仅可以感受吴老几十年的风雨画程,更可以触摸到一颗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

  在《百日谈》里,吴老最直率地贡献了他的美术观点。从印象派开始的欧洲现代艺术更加吸引他,尤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这部分内容和他后来反复申明的形成与抽象的关系一脉相承。吴老说,美术美术,掌握“术”容易,创造“美”却困难。因为形式固然关键,“美”却是在无中生出的有。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气、韵、虚、节奏、运动,是艺术中确确凿凿存在的主要角色。这讲的是无法之法,无用之用,是对灵魂的强调。

  吴老还谈到“创新”是他的风骨。吴老是以创新型、思想型画家的激进姿态出现在中国画坛的。他的艺术展取名“叛逆的师承”,他的清新的画和犀利的思想带给画坛的影响都不亚于地震。但人们不得不一致承认,他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在打通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隔阂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他要创新,要叛逆,有艺术的新样式,但他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中体西用”,他说很简单:既学习传统,又吸收外来。他留在法国,学了西方,却又回到自己的国土上,画自己的乡土和人民,孕育出新时代的中国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的画。我看他是“全盘西化”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我看也不能再退缩了,该学学吴冠中

  当然,吴老的《百日谈》更是给普通读者看的,因为里面有一个最“质朴无华” 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很多人看吴老,是因为他头上的光环:他是当代中国最具震撼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画家。很多人觉得他很成功,希望从他的成长历程中吸取点经验教训,就是现在流行的“励志”。我觉得不能这么看。他以最纯真的心灵,面对污浊的人世,总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感受,爱、恨、悲、悯,揉碎了,还能保持最初的样子。所以艺术家的果实,是他流血的纯真心灵孕育的。吴老自己说:画家,那是路边的野草,被人践踏而仍吐出晶莹的花朵,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

  他的伟大,来源于他的“真”。而葆有“真”,是多么不容易!他是孤独的,寂寞的,是老庄笔下质朴的人。最伟大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质朴,根源于土地,所以才有大爱,才能创造出大美。

  吴老在巴黎街头每天一个三明治;他和妻子不需多说的无怨无悔;他因为老乡亲切地叫他“老吴”时的快乐;他住在总统套间里的浑身不自在;他对自己画作的爱憎分明——处处都让人感动得掉泪。在“人亡道衰”,物质极度丰富,精神极度贫乏,追名逐利的今天,吴老的人生无疑是一副清凉剂。吴老值得我们宣讲的,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尽情表达自己,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生活。在吴老一幅幅瞬间凝聚永恒的惊世画作背后,是一个最普通的人和最平凡的人生。(摘编自2010年8月《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吴冠中先生认为美术中的“术”固然关键,但“美”才是艺术中更加重要的,是无中生出的有,那抽象的气、韵、虚等,是艺术中存在的主要角色。

B.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展名为“叛逆的师承”,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思想:既要学习传统的,吸收外来的,又要创新,要反叛,要艺术的新样式。

C.人们认为吴老是当代中国最具震撼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画家,希望从他的成长历程中吸取点经验教训。对于这些认识,作者都进行了否定,认为不能这么看。

D.吴冠中先生认为,画家“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这个生动的比喻是突出强调其艺术上的“创新”风骨。

E.通过本文的记述,我们能具体了解吴冠中先生的风雨人生,了解他的美术观,和他对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影响。文章歌颂了他至真至美的人生。

(2)文中画线句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我看也不能再退缩了,该学学吴冠中!”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冠中的“至真”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说:“我是学历史的,不懂美术。”有人说这句话是闲笔,有人说这句话十分必要。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当发现客人打球速度过慢与客人的沟通,沟通时你应该怎么样()。

A、先向该组球童了解原因,并站在公司的利益上跟球童配合建议客人加快速度并让球童加快服务速度

B、直接跟该组球童讲,让客人加快速度

C、一直盯在这组客人后面就好,没必要去沟通

D、假装没看见直接开车就走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轻型井点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滤管底部到达不透水层,该水井为()。

A.无压完整井

B.无压非完整井

C.承压完整井

D.承压非完整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基础研究是推动()的重要平台。

A.原始创新

B.单独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集成创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为避免救火灼伤,用干粉灭火器时,应距火焰()。

A.1~2米

B.2~3米

C.3~5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主要是______。

A.安全,有效,稳定。
B.速效,长效,稳定。
C.无毒,有效,易服。
D.定时,定量,定位。
E.高效,速效,长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