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粟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上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的那只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会先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离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是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482比一个数的3倍少148,这个数是多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2.“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 ]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尴尬   

D.忌妒

3.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4.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晏子:                                                                               

     楚王: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

                                                                                                                                             

6.“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7.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涉外交往中应邀参加晚宴()。

A.女性不要化妆,也不要穿白天的工作装赴宴

B.女性要化妆,不要穿白天的工作装赴宴

C.男士可着便装或白天的工作装赴宴

D.男士可着西装或白天的工作装赴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A.确认取得

B.授予取得

C.转让取得

D.开发利用取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以往认为最适合哲学的领域,如今已被对人类存在的各方面经验作出成功解释的科学所占领。在一个信息技术取得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哲学似乎已败下阵来。它至少不能把智慧切成一个个可以测量的小块提供给人们。在20世纪,有无数哲学家讥讽自己从事的学科,认为哲学活动在经历了三千年之后,至今还在希望能把我们引向真理,那不过是遥遥无期的幻象而已。然而,哲学仍然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这或许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哲学一直从科学和其他学科中寻求庇护,而今已从这种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缘故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当前哲学所面临的危机,恰恰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B.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致使很多哲学家妄自菲薄

C.哲学智慧内涵丰富,不能仅依经验作为评价标准

D.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赋予其新的魅力与动力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