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端午节 (2008年6月4日14:3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端午节

  (2008年6月4日14:30,著名学者纪连海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就如何传承端午节习俗等问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 中国自古就是个尚“礼”的国家,各种典礼和仪式都是组成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部分,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能通过提倡重新举办大规模的典礼来宣传传统节日,但没有了先人最朴素的崇拜感和庄严感,传统节日就很容易变淡、变味了。

  您怎么看“过节的概念已经很淡化了”这样的现象?

  纪连海(以下简称“纪”) 我觉得是这样,过节的概念淡化了,是因为他不了解我们的节日,如果他了解了我们的端午节,那么他一定不会淡化。比如说中 * * 这么多的节日,除了给神和鬼过的以外,给人过的其实就是端午节。当然这个端午节真的就是给屈原过的吗?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我们中 * * 的端午节真正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起源于吴越,今天的江苏和浙江地区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龙,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那么我们如何和自己的祖先进行交流呢?这样就有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 

  我们现在都会说我们是龙的子孙,那么你的纪念和你的仪式在哪里呢?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划龙舟,划龙舟代表我们是龙的子孙。现在包粽子是给人吃的,过去是给蛟龙吃的,是我们祭祀祖先的一个方式。过去过端午节的时候南方比较普遍。过去南方过端午节的时候都缠五色丝,因为龙有龙纹,过去花和尚鲁智深就是因为他身上纹着花才得名。后来这个纹身比较痛苦,就衍变成为系五色丝以代表我们是龙的传人的后代。过这种端午节本身就有回味祖先的意思。

  :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像端午节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您是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端午节有两个源头,最后这两个源头落脚点是在屈原这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了很多人,有的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荆楚地区的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等到了宋朝的时候却把这个节日划定成为我们的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呢?从宋朝到现在一千年,屈原的诗,屈原的《离骚》在我们印象里比较深。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中国的老百姓说要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屈原投江自杀,而是他那种精神,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我要起身抗争,我要保持一种民族的气节,我要保持一种清白。那么屈原说的话,不是像我们老百姓这么容易理解,那就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屈原。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这就是我们中 * * 几千年来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其实我们中国人过端午节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屈原早多了。吴越划龙舟划了3000多年,中原像我说的挂艾蒿这种东西也有3000年了,都比屈原要早上1000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越是封闭落后的地区的传统文化保存的越是完整,内容和形式也越丰富;相反,越是发达和现代化的地区的传统文化越单薄和冷淡。您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这个现象在过去应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越落后、越封闭的地区传统的文化保护得更好,而越开放、越发达的地区这种民族节假日的味越淡,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时间过节。第二、随着我们中西交流的增加,很多人会去过西方的一些节日,所以看起来传统节日的味道就淡一些。第三、由于我们前面诸多的原因,再加上我们近一百年来对这种节日的宣传和了解比较少。端午节原来从中医药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防病治病的,这样的话,你还会不过吗?这两年,每当中 * * 节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网友在网上纪念,你可以看到中 * * 的所有节日都有一批人在推广,他们是义务的,他们就是在推广中国人要过中国节。

  这就是因为当一个民族足够强大的时候,一定会问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里来?第三、我去向何方?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我要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改变、影响整个世界,所以不要说我们的发达会让我们的文化消失。恰恰相反,在发达地区,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

  :您觉得有给其他人物设立纪念日节日的必要吗?

  :我觉得这个人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屈原就是独一无二的,屈原之后有千千万万的屈原,但是屈原之前没有。我们可以看到有哪一个人是官吏?是伟大的诗人?既是文人又是官吏,为国忧国忧民,最后又在国破家亡之际投江自杀呢?如果我们真的能讨论出来有这样的人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个人一定是中 * * 公认的。比如说我们讲屈原,我们讲中 * * 周围的很多的国家都是要过端午节的,如果我们找出一个人也能有这么广泛的认知度我是赞成的。

(1)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人们的传统节日意识之所以淡化,是因为传统节日都是为鬼神过的,端午也不例外。

B.历史真是不简单,人们为和祖先交流就产生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真的是为纪念屈原。

C.人们在端午节纹身,后改为系五色丝以示自己是龙的传人,都有回味祖先的意味。

D.这篇访谈有一个亮点就是:主持人巧妙的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过传统节日的话题联系起来。

E.被访谈者认为:屈原的独一无二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诗人兼官吏。 (2)以“端午节”为话题,主持人提了四个问题,请概括这四个问题的要点,并归纳概括访谈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纪连海先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是为屈原设立的,而且也只有屈原才有资格达到这样一个被以节日的形式来纪念的高度,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王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时爸爸、妈妈对他非常宠爱,在家里几乎是说一不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不太关心集体,待人骄傲、自负,喜欢对同学们发号施令,因此大家都疏远了他。小王因此很孤独、很苦恼。小王要获得同学们的友谊,正确的做法是 [ ]

A.认定几个同学和他们交往,即使对方拒绝也无所谓

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事务

C.真诚待人,尊重同学,不说伤同学自尊的话

D.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总建筑面积28000m2,首层建筑面积2400m2,建筑红线内占地面积6000m2。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现场平面呈长方形,在其斜对角布置了两个消火栓,两者之间相距86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3m,另一个距拟建建筑43m。
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围墙上临时悬挂“五牌”、“二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用。
[问题]
1.该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早在十七世纪以前,日本就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 ______ 学习文化教育。( )

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对征信机构进行现场检查,主要关注被查机构的()。

A.信用信息采集、管理、提供合法合规情况

B.信用信息保密情况

C.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D.异议处理情况

E.财务状况及业务经营情况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YD5189-2010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

A.监理单位

B.承包单位

C.监管单位

D.建设单位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