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但科学技术方面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一部重要的农学著

题型:

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但科学技术方面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神灭论》

D.《论衡

考点:书画艺术:王羲之(书圣),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祖冲之和圆周率范缜的《神灭论》石窟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题型:

骨盆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后环的完整,以下属不稳定损伤的是

A.骶髂关节脱位

B.骶髂关节韧带损伤

C.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

D.骶孔直线骨折

E.双侧耻骨支骨折

题型:

已知函数f(x)=x3+ax2+bx+5,在函数f(x)图象上一点P(1,f(1))处切线的斜率为3.

(1)若函数y=f(x)在x=-2时有极值,求f(x)的解析式;

(2)若函数y=f(x)在区间(-2,2)上不单调,求b的取值范围.

题型:

患儿,女,4岁,因流脑住院治疗,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当()。

A.接触患者时穿隔离衣

B.患者的排泄物用漂白粉混合搅拌后再排放

C.护理患者后应消毒双手

D.分泌物两次培养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E.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患儿的病床和床旁桌椅

题型:

铜是人类最早生产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Ⅰ.(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铜常用作电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与电源正极相连

D.铜作阳极时不一定溶解Ⅱ.学习小组对无水硫酸铜分解的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那么无水硫酸铜受热分解也只生成CuO和SO3吗?

【设计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试验。

D

 

【实验过程】

a.准确称取无水硫酸铜2.40g于装置A试管中加热,直至固体全部变为黑色,经验证该黑色粉末为CuO。

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E中的水部分被排入量筒中;实验结束后,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12mL(已折算成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并测得干燥管D的质量增加了1.32g。

(3)装置C的作用                     

(4)根据装置E、F中现象,推测还有气体      (填分子式)生成;实验生成的SO3          mol。(5)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无水硫酸铜受热分解不仅仅生成CuO和SO3

【反思与评价】

(6)任何实验都存在误差,请指出本实验中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是                          (任写2点)。

题型:

根据冯·诺依曼1946年提出的计算机的程序存储原理而设计了现代的计算机。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IBM公司和康柏公司的生产的计算机,不必事先编制程序,计算机会自动完成任务

B.计算机内的程序和数据,都用十进制数表示

C.计算机内的程序和数据,可以用二进制也可用十进制数表示

D.要求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必须事先编制好相应的程序,并输入到存储器内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