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优哉游哉 【德】海因里希·伯尔 在欧洲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优哉游哉

【德】海因里希·伯尔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碜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着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嗒”。再来一下,“咔嗒”。德国人有句俗话: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嗒”。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咔嗒”。这第四下“咔嗒”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会捕到不少鱼。”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很利于捕鱼。”

  渔夫点点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碜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您的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口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使他的心都炸开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海了。”

  “捕的鱼多吗?”

  “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的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

  “这些鱼,够我明天后天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嗒”。游客摇着头,坐在船沿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手来加强他的语气。

  “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八次出海,那您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气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样?”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三四年内您或许就能弄到一条小型机动渔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哽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拍了一下卡住了嗓子的他。“然后又怎么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用眺望那浩瀚的大海。”

  “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优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嗒’声打扰了我。”

  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他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此时,在他心里,对这个衣着寒碜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中游客开始想与渔夫攀谈时,渔夫只是摇摇头和点点头,表明他敷衍游客,不想在闭目养神时被打扰。

B.游客满怀热情地开导渔夫,文中采用了“延迟”手法,让游客对渔夫的开导在一组组对话中完成,增强了小说的曲折性,使叙事更加生动。

C.文中的渔夫衣着寒碜,却优哉游哉地在码头闭目养神,作者在对比中刻画了一个慵懒、不思进取的人物形象。

D.文中采用对话的语言形式,游客喋喋不休,渔夫寡言应付,符合当时的场景和人物身份,显得真实可信。

E.文中的五次“咔嗒”声是形容照相机或打火机的响声,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开篇写一个衣着寒碜的渔夫“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描写游客和渔夫时,多处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最后一段写“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他若有所思地离开了”,试探究游客离开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林则徐为了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在堂中悬挂写有“制怒”两字的大匾,这属于[ ]

A.合理宣泄法       

B.意志控制法  

C.注意转移法       

D.自我暗示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非浸水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重力W为180kN,墙后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Eax为75kN,墙后主动土压力垂直分力Eay,为12kN,墙基底宽度B为1.45m,基底合力偏心距e为0.2m,地基容许承载力[σ]为290kPa,则挡土墙趾部压应力σ与地基容许承载力[σ]的数值关系最接近()。

A.0.08[σ]

B.0078[σ]

C.0.83[σ]

D.1=11[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们已经知道,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强弱可排成如下顺序:

K、Ca、Na、______、Al、Zn、Fe、Sn、Pb、(H)、Cu、______、Ag、Pt、Au

(1)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完成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若向残渣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冒出,则残渣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若残渣中无气泡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填符号)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5年12月4日,()核电1号机组首次实现100%满功率运行,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已进入商运前的最后冲刺阶段,西部即将用上核电。

A.广东大亚湾

B.福建宁德

C.广西防城港

D.甘肃酒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为什么NVH非常重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