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完成下面问题。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完成下面问题。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馀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1.小说描写的诸葛亮是在司马懿退兵之后“抚掌而笑”,而电视剧中的诸葛亮则是摸着断了的琴弦长叹一声,你认为哪种表现得更好?试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魏军兵临城下之际有哪两种选择?其结果又当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懿没有听儿子的话,放走了“瓮中之鳖”,这是否意味着儿子比父亲高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情节中可见司马懿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

A.农村信用社

B.农村商业银行

C.农村合作银行

D.村镇银行

E.农村资金互助社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连云港)我市地处沿海,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______;洗完澡上岸后被风一吹感到较冷是因为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时,如果要统计报表中某个组的汇总信息,应将计算表达式放在( )。

A.组页眉/组页脚

B.页面页眉/页面页脚

C.报表页眉/报表页脚

D.主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A、合法行为

B、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C、合法行为与事件

D、事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室内覆盖系统主要哪两部分组成。()

A、直放站和无源天馈系统;

B、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

C、微蜂窝和有源分布方式;

D、宏蜂窝和泄漏电缆布放方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