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平和心态传播中国文化 ——访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平和心态传播中国文化

——访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无疑是最抢眼的明星委员之一,海归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她,提出了关于要与发达国家接轨、实行四天半工作日的提案,受到各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两会期间,我们特别采访了张晓梅委员。

  记者:我们都知道你长年倡导在中国推广西方现代礼仪,对推广现代礼仪非常重视,这么做的意义何在?东西方礼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张晓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推广和普及西方现代礼仪越来越成为一门必修课。西方礼仪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简单务实、易于传播,讲究平等、自由开放。中国的礼仪则比较重视血缘和亲情,有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礼尚往来等几个特点。遵守现代礼仪也是一种文化的沟通和对话,可以加强不同国度人们彼此的认同感。在发扬光大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礼仪同时,必须要推广西方一些好的礼仪,尤其是像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公务活动礼仪等等。中国古代礼仪,有的方面规定很详细,有的则很简单,而在目前这个社会里,有些新出现的事物、职业,无法使用过去的礼仪,像打电话,应该怎么打?如果像古代的礼仪,见面打招呼那样,会让人烦死。像国际交往中的用餐礼仪,一个吃饭发出巨大声响的人,可能会被西方人视为没有教养。因此,现代国际交往需要我们学习西方礼仪,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节奏。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素质有多高,其实很大的程度是在说他的礼仪很好。男性有绅士风度,女性有淑女风范。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自信。让自己成为一位温雅而有魅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修养境界。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以优雅的姿态呈现于世界面前,钱包鼓起来的中国人也幢憬着“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但风度、气质、情怀总嫌空泛,这就是我们推广现代礼仪的意义所在。

  “彬彬有礼”绝不是特权阶层、时代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权拥有也能够拥有,从公务员到外企白领到贫穷的打工者。如果你买不起“夏奈尔”,一朵花、一抹笑容,也是最好的装饰。只要做到了对礼仪的珍视,一个人、一个国家终会不断地走向上层,成为文明之邦。

  记者:作为海归者,你对当下海归回国就业热、就业难有何建议?

  张晓梅:我觉得海归的人不应该好高骛远。现在一些从国外回来的人,总觉得自己在国外学习了很多东西,而国内很落后,我可以大展身手等等,其实,情况不是这个样子的,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许国内的人比你更了解中国的国情,他们取得成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觉得海归的人如果想回国就业,就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事情,这样会更快地融入到社会、集体中。

  记者:作为一个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现代先进生活方式的人,你对如何更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如何看待?

  张晓梅:我觉得心态很重要,有的人传播中国文化时,高高在上,自己觉得中国文化优越,比国外的文化强,这样的心态就让外国人很反感。还有一种心态是,传播中国文化,看外国人的眼色,外国人喜欢什么就传播什么,尤其是迎合少数西方人的心理,传播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以至于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产生误解。这两种心态都要不得,要想真正让中国有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就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一科持之以恒的准备,以身作则,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1.请根据原文,归纳东西方礼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访谈来看,中国在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时存在哪些伺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引用了一个经典的说法:“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试举例实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民生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1下列句子中划线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士方时,困厄闾里——穷:不得志,不显贵

B、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无穷——垂:低下

C、矜名誉为可——薄:轻视,认为可耻

D、而天下于泰山之安——措:放置,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季子不礼其嫂——遂见用小邑

B、惟德被民生功施社稷——吾尝终日思矣

C、而士亦此望于公也——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D、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对比的写法,描述了士人贫穷时备受冷落而得志时非常荣耀的情景。

B、魏国公出身名门,年轻时仕途就很顺利,当时的士人对他十分仰慕。

C、魏国公不是靠着侥幸而得富贵,并不特意夸耀自己获得的高官显位。

D、作者非常敬佩魏国公的品格与功业,于是写作了《相州昼锦堂记》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西咪替丁是().

A.A

B.B

C.C

D.D

E.E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教学目标可以侧重某一个维度

B.教学目标设计尽量简明扼要

C.教学目标设计要尽量宏观

D.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Visual Basic 中的对话框分为两种类型:预定义对话框和自定义对话框

B.自定义对话框由用户根据自己需要定义的

C.预定义对话框是用户在设置程序代码后定义的

D. MssgBox 函数是用户的自定义对话框的函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者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健忘耳鸣,遗精腰酸,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宜诊为()

A.心阴虚证

B.肾阴虚证

C.心火亢盛证

D.心肾不交证

E.肝肾阴虚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