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②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③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④“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⑤“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⑥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作者:鲁迅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词语理解。

①.“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渊博”在 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①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先生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即“公余、饭余、茶余”,是希望学生们利用三余的时间来读书,考取功名。后来改成“三味”,取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寿老先生改名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释词义、字义描写方法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过滤、蒸发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的是

A.铁架台

B.烧杯

C.玻璃棒

D.酒精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I'm waiting for my friend. ______, I'll go shopping alone.

A. If she comes
B. If she will come
C. If she doesn't come
D. If she didn't come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甲班体育达标测试,三位老师有如下预测:
张老师说:“不会所有人都不及格”。
李老师说:“有人会不及格”。
王老师说:“班长和学习委员都能及格”。
如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
B.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及格了
C.班长及格,但学习委员没及格
D.班长没及格,但学习委员及格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胃溃疡和胃癌好发的部位是()。

A.幽门管

B.贲门部

C.胃底

D.胃体

E.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固态发酵的生物反应器可归类为六种形式:()、()、()、()、()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