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

题型:选择题

问题: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一古语蕴涵的哲理有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D.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认识的根本任务
题型:选择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注,“壮火”、“少火”为药物的气味厚薄者是()

A.张景岳

B.王冰

C.张志聪

D.马元台

E.吴崑

题型:选择题

书写护理记录单时,晚夜班使用的记录笔是()

A.红钢笔

B.蓝钢笔

C.黑钢笔

D.圆珠笔

E.铅笔

题型:选择题

施工现场照明安全用电要求,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

A.12V

B.24V

C.36V

D.220V

题型:选择题

简述处理人民来信的主要工作程序。

题型:选择题

可作膜剂填充剂的是

A.甘油
B.琼脂
C.液状石蜡
D.聚山梨酯80
E.SiO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