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1.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计算机字长为8位,它用补码、原码或反码来表示带符号的二进制整数(最高一位为符号位),则机器代码11111111所表示的十进制真值分别为 (6) (7) (8)

A.255

B.-255

C.127

D.-127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83~184题共用题干)    一头成年奶牛,乏情,直肠检查子宫大小与妊娠2个月相似,子宫壁薄,波动极其明显,两侧子宫角容积大小可变动。

与本病无关的是  

A.卵巢囊肿

B.卵巢静止

C.继发于子宫内膜炎

D.子宫内膜囊肿性增生

E.子宫受雌激素长期刺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电流互感器出厂验收中SF6气体验收项目包括()。

A.SF6气体纯度

B.四氟化碳(CF4)含量

C.水含量

D.矿物油含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电子压力计的电池电压值低于()时,应更换电池。

A、4.5V

B、5.OV

C、5.5v

D、6.OV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机电安装公司具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资格,通过投标承接一机电安装工程,工程内容包括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一座氨制冷站。项目部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氨气泄漏应急预案》。《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重80t,安装在标高为20m的冷水机组,制定了租赁一台300t履带式起重机吊装就位的方案。《氨气泄漏应急预案》中规定了危险物质信息及对紧急状态的识别程序、可依托的社会力量的救援程序,内部和外雇信息交流的方式和程序等。在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后,项目部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并做了记录。

事件二:出租单位将运至施工现场的300t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立即进行吊装。被监理工程师指令停止吊装。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发现,焊工在焊接时领取的焊接材料有错误,随即查看了材料库房,发现库房管理混乱。要求项目部整改。

事件四:项目部对所焊接的氨气管道进行了外观检验、致密性试验和无损检测。

项目部材料库房应如何整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