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1~4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节,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人,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日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绿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池塘生春草,园柳鸣禽。变:_______

②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

③白日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须:_______

2.在描写山野草树时,诗人较多用“青”而较少用“绿”,请结合诗歌创作中的意象问题说说其中的缘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青”比“绿”“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

①说“青”比“绿”“更为单纯”,因为__________

②说“青”比“绿”“更为……凝净,清醒”,因为__________

③说“青”比“绿”“更为……永久”,因为___________

4.“青山绿水”、“山清水秀”两个成语,结构有什么不同?从表意角度分析两个“qīng”的字形为什么必须两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成语辨析解释字义、词义构词方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

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D.推广使用新型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使用MESSAGEBOX()函数显示包含【是】、【否】、【取消】按钮,警告(!)图标,将第一个按钮设为默认按钮的对话框。其对话框类型值是( )。

A.3

B.48

C.51

D.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封闭式基金的最低募集数额不得少于( )。

A.5000万

B.2亿元

C.2.4亿元

D.3亿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捷克教育家杜威设想将班级内学生分成若干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柱塞泵一般可作()。

A.变量泵

B.定量泵

C.低压泵

D.单向泵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