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a、b是正数,则a+b2、ab、2aba+b、a2+b22这四个数的大小顺序是

题型:选择题

问题:

若a、b是正数,则
a+b
2
ab
2ab
a+b
a2+b2
2
这四个数的大小顺序是(  )
A.
ab
a+b
2
2ab
a+b
a2+b2
2
B.
a2+b2
2
ab
a+b
2
2ab
a+b
C.
2ab
a+b
ab
a+b
2
a2+b2
2
D.
ab
a+b
2
a2+b2
2
2ab
a+b
考点: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选择题

(1~4题共用题干)男,40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就诊时血压60/30mmH9,脉率120次/分。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提示病人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是

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题型:选择题

以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被保险人的生存作为年金给付条件的年金保险称为( )年金。

A.最后生存者

B.联合生存

C.个人

D.两全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干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干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干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A.邹忌齐王纳谏    讽:                

B.视之            孰:                        

C.朝衣冠          服:                     

D.徐公能及君也    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谓妻日    亦不详姓字   

B.齐国美丽者也    吾妻美我者   

C.窥镜自视    学不思则罔   

D.欲有求我也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3.请将下面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4通过第1段对邹忌行为的叙写,可以看出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   

答: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臣之妻臣       (        )   

(2)皆美于徐公      (         )   

(3)王之甚矣        (         )   

(4)面寡人之过者    (         )

6.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上  书  谏  寡  人  者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8.结合选文思考,齐威工能战胜干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答:                                                                         

题型:选择题

(26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1600167017501810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6.42
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
1978~2006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四: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车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

题型:选择题

断电后信息将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磁盘存储器

B.ROM(只读存储器)

C.CDROM(只读光盘)

D.RAM(随机存储器)

E.运算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