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阻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他在铅笔芯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测

题型:实验题

问题:

某同学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阻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他在铅笔芯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测出不同温度下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大小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温度/℃电压/伏电流/安
1172.50.12
2302.50.13
3602.50.14
4802.50.15
① 实验中,该同学是通过    的变化来判断铅笔芯电阻阻值变化的。

② 分析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                                   

考点:电阻的定义
题型:实验题

不属于外毒素成分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毒素

C.类脂A

D.表皮剥脱毒素

E.白喉毒素

题型:实验题

小儿腹泻致代谢性酸中毒的最主要原因是()

A.腹泻丢失碱性物质

B.饥饿性酮症

C.肾脏排酸障碍

D.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E.以上都不是

题型:实验题

列做法不是为达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目的的是

A.锅炉中的煤燃烧时要鼓入大量空气

B.高炉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要过量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二氧化锰

题型:实验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是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总称

B.生产废水不经处理即可排放

C.富营养化指水中溶解氧被耗去

D.生活污水微呈酸性,一般不含毒物

题型:实验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一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