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黛玉的眉眼究竟什么样 刘心武 周汝昌先生的《万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黛玉的眉眼究竟什么样

刘心武

  周汝昌先生的《万里访书兼忆李一氓先生》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收在《天·地·人·我》一书里。这篇文章讲述了1984年赴当时苏联列宁格勒的图书馆,验看那里所藏的一部古本《石头记》的情况。文章里说,接待方拿出那个古本,他拿着放大镜,刚抽验了第一册的几页,就不禁惊喜交加——为什么呢?

  那是第三回里的两句文字,落入了他的眼帘。哪两句?

  是关于林黛玉肖像描写的两句。

  如果你 * * 留有过去流行很广的护花主人和大某山民评点的《增评补图石头记》,你可以查到,它对林黛玉眉眼的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古本里这一处文字呈现得格外混乱,比如庚辰本是:“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这样的形容未免落套甚至可以说恶俗不堪,显然是后人乱补的。在甲戌本里,这个地方甚至出现了文字紊乱,似乎是由于当时作者尚未定准,留有空白,抄书的人想补足,又犹豫不决。但在俄藏本里,这两句已经显示出曹雪芹最后的定夺,明明白白地写着:“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罥”是挂的意思,“罥烟”是形容柳叶形态的,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在《懋斋诗钞》里有一首《晓雨即事》,其中一句就是“遥看丝丝罥烟柳”,拿这样如烟飘挂的柳叶来形容林黛玉的眉毛,既有出处,又新颖脱俗。“含露”形容眼里有泪光泪影,却一时又并没有流泪,很恰切地形容出了在那种情境下林黛玉眼睛的特殊形态。周先生在考察俄藏本前,早对各古本里这个地方的词句有所研究,忽然看到俄藏本里有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清爽句子,大喜过望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红学所校注的通行本里,这两句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只一个“弯”字与周汇本不同,但在回后校注里,只字不提俄藏本。

  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荣国府,已经融会进了太多曹雪芹家族史的因素。林黛玉所看到的“荣禧堂”金匾,由康熙亲笔御书写给南京曹寅织造府的“萱瑞堂”大匾演化而来,那副银联,则套用太子胤礽被废前常挥毫显示书法水平的唐刘禹锡的诗句,而且“黼黻”一词又影射曹家几代担任过江宁织造。书里虽然写贾赦是贾母的长子还袭了爵位,却并不跟贾母住在一个院子里,林黛玉去拜望他须由邢夫人引领她出荣国府坐车另去别院,倒是并没有袭爵只担任员外郎的二儿子贾政和王夫人却住在府里中轴线的主建筑群里,这又把曹寅去世后,曹頫是过继给曹寅遗孀的家庭秘密抖搂了出来。而贾母对黛玉这样介绍凤姐:“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谓作‘辣子’……”又抖搂出曹家本来在南方生活,后来才到了北京。当然,《红楼梦》是小说,曹雪芹当然对曹家生活原生态加以了夸张,并且糅进了他对别的贵族家庭的观察体验,再加以艺术想象,才构成了这样的文本。不过,揭示出曹雪芹这部巨著的家族史、自传性、自叙性的特质,还是很有必要的。

  读者们会发现,这一回周汇本采纳的回目,跟通行本有很大的区别,他选取的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周先生的取舍以最接近曹雪芹原笔原意为出发点,当然,他的取舍,是一家之言,但这样的努力,我们大家是应当感谢的,他毕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阅读与理解《红楼梦》。(选自《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有删改)

1.本文提到的《红楼梦》版本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心武认为“两湾似蹙非蹙髫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曹雪芹原笔,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副银联,则套用太子胤礽被废前常挥毫显示书法水平的唐刘禹锡的诗句。”请你写出这副银联。作者说这副银联是套用的刘禹锡的诗句,你可知道是刘禹锡的什么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倒数第二段的目的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诗文默写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笛曲分为南北两个流派,南派笛曲风格典雅,北派笛曲()。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0年元旦时,凤凰卫视总监吕宁思谈到“元旦献辞”时说:“中 * * 机关报的元旦献辞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辞,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0年《完成胜利,巩固胜利,迎接1950年元旦》  

C.1967年《把无产阶级 * * 进行到底》   

D.1988年《迎接改革的第30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

A.痫证

B.偏枯

C.痿证

D.痹证

E.偏瘫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国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商标权

C.发现权

D.债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