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横过十字街口 林清玄 (1)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横过十字街口

林清玄

  (1)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2)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我们只是想着,如何在绿灯亮起时,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3)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4)那个妇人的不同是,她病得更重,她全身扭成很多褶,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她抖得非常厉害,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5)当她走起来的时候,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6)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但我宁可在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她走的每一步,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7)那妇人,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狗比她还瘦,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吊在腿上,狗走的时候,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缓缓移动,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8)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我闭起眼睛,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9)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甚至没有人按喇叭,这是极少有的情况,在沉寂里,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10)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使她显得更加惊慌,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她一着急,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11)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才有人踩下油门,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一时之间,众车怒吼,呼啸通过。这巨大的响声,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1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回到家,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坐在饭桌前面,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一步一步,倾倾颠踬地走过。

  (13)这个世界的苦难,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我们意识到苦难,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感知了自己的无力,我们心心念念想着,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要使人心和平清净,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走向光明与幸福,然而,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14)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我想起《楞严经》里的一段,佛陀问他的弟子阿难:“眼盲的人和明眼的人处在黑暗里,有什么不同呢?”

  (15)阿难说:“没有什么不同。”

  (16)佛陀说:“不同,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他看见光明或黑暗都是看见,他的能见之性并没有减损。”

  (17)我看见了,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这是使我落泪的原因。

  (18)夜里,我一点也不能进入定境,好像自己正扭动颤抖地横过十字街口,心潮澎湃难以静止,我没有再落泪,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林清玄散文集》)

1、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妇人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说到“流泪”,其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文章结尾写佛陀与弟子阿难的对话是画蛇添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哲理小品文,文章先讲述一小段看似平常的故事,后字字珠玑,道出大智大慧,甚为经典,令人回味久长。

B、作者在等红绿灯时看到了一个全身关节扭曲的的病妇牵着一条老而瘦的狗过马路。这一情形引发了作者内心自感渺小的痛苦,他发出了“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走向光明与幸福”的心声。

C、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寓示了社会的黑暗慢慢吞噬了人们心中仅残的温暖。

D、文章中“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的这种自责,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呼唤;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这种自责与巴金在《小狗包弟》里的自责是不一样的。

E、文章中的文字有种淡淡的香,虽极其简约,但看完之后总会让人生发出感恩与从善的愿望。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馨香。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计算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

2010年12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2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实际成本为540万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存入银行。销售前,该产品已计提跌价准备5万元。

(2)12月8日,收到丙公司退回的B产品并验收入库,当日支付退货款并收到经税务机关出

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该批产品系当年8月份售出并已确认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3)12月10日,与丁公司签订为期6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400万元,待完工时一次性收取。至12月31目,实际发生劳务成本5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估计为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劳务成本150万元。假定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该劳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劳务。

(4)12月3113,将本公司生产的C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生产工人,市场销售价格为80万元,实际成本为5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编制甲公司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林教授病逝,其子女在分配遗产时就一件国家级文物的分配方式产生分歧,下列分配方式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林甲主张将该文物捐献博物馆

B.林乙主张自己收藏,愿意放弃其他财产的继承

C.林丙将其高价卖给自己的一个外国朋友,然后平分价款

D.林丁主张不予分割,保持共有状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增大而(),随土壤孔隙度增大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诊断腹外疝绞窄时,下列哪点最重要()

A.疝块不能回纳的时间长短

B.疝块有否压痛

C.有无休克

D.疝内容物有无血循环障碍

E.疝块局部是否发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秦朝时期,秦始皇极力推崇的学说是( ),对其他基本上采取灭绝的态度。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