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玻璃容器,第一个是圆柱体,底面积30平方厘米,水深10厘米;第二个是长方体

题型:解答题

问题:

有三个玻璃容器,第一个是圆柱体,底面积30平方厘米,水深10厘米;第二个是长方体,底面积20平方厘米,水深3厘米;第三个是正方体,边长是5厘米,无水.圆柱体与长方体容器间有A阀门,长方体与正方体容器间有B阀门,(1)只打开A阀门,待水停止流动时,问长方体容器水深是多少?(2)A,B阀门同时打开,待水停止流动时,问正方体容器水深是多少?注:这道题有图,A.B阀门在容器的最下面.

考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
题型:解答题

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不含有

A.结构基因Z、Y、A

B.操纵序列O

C.启动序列P

D.增强子

E.调节基因I

题型:解答题

患者,女性,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年余,此次因巩固化疗再次入院。既往有输血史。经化疗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月经不止。Hb70g/L,WBC1.8×109/L,PLT8×109/L,骨髓穿刺检查为骨髓抑制。给予止血和连续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3天,出血不见好转,血小板不升。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HLA抗体

B.HPA抗体

C.红细胞抗体

D.药物性抗体

E.HLA+HPA抗体

题型:解答题

装饰陶瓷发展趋势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

题型:解答题

香港对承建商不实行资质管理,不分等级,经建造商会推荐即可向政府部门注册。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看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颜料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节选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______。

A.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同殷代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似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