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与道德 张岱年 ①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与道德

张岱年

  ①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争论。这些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所谓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谓欲,指生活中的要求。而所谓义,所谓理,指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理义”亦即道德。生命、生活与理义、道德,究竟有如何的关系?

  ②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谓欲望、所谓情感,即是对于生命需要的意识。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识中便表现为欲为情。在这一意义上,欲与情是应该肯定的。然而欲与情又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引发了许多问题。

  ③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即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真即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谓善?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亦即道德。何谓美?美即艺术的享受。

  ⑤人与人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恩格斯说:“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合作与斗争是同时存在的。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

  ⑥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命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保持和发展。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然而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作为一个人,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群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

  ⑦自古以来,人们聚居而为族。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分成许多民族。每一民族共同体可以说有其持续不断的生命,可以称之为群体生命。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也可以说,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⑧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

  ⑨孟子曾引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互违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群体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据闻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   (选自《张岱年全集》第7卷,有删改,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以下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中国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关于“义利”与“理欲”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B.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欲望。

C.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有竞争与矛盾冲突,而要处理好竞争与矛盾冲突,就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

D.每一个个人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牺牲个体利益而保护群体利益。

E.个体生命的欲望与利益需要关注,因为这是个体生命力得以充实和发展的前提,但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自律与约束。

2.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能体现“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的一项是( )

A.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后,依然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

B.《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C.朱自清病重,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美国的“施舍”。

D.洪涝时,堤坝决口,多名解放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抗击洪水。

3.根据文意,“群体生命”要保持正常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命和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有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托里拆利实验,其中三人操作各有一处不正确--两人使玻璃管里混进了少量空气,一人把管放倾斜了,但有一人操作完全正确,他们记录到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20.0毫米、730.0毫米、741.0毫米、760.0毫米.那么,实验地点当时实际的大气压为多少毫米汞柱高产生的压强?(  )

A.720.0毫米

B.730.0毫米

C.741.0毫米

D.760.0毫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生产实践中,起泡剂松油一般是()。

A、配置成水溶液添加;

B、原液添加;

C加溶剂配置;

D、浓缩添加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 * * 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依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不可以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
B.企业通过买一赠一方式销售商品,属于捐赠行为
C.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预缴所得税的预计利润率不得低于3%
D.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可在设立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物流系统分析?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