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现定义由点A

题型:解答题

问题:

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现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ρ(A,B)为ρ(A,B)=|x2-x1|+|y2-y1|

对于平面xOy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

(1)若点C(x,y)是平面xOy上的点,试证明ρ(A,C)+ρ(C,B)≥ρ(A,B);

(2)在平面xOy上是否存在点C(x,y),同时满足

①ρ(A,C)+ρ(C,B)=ρ(A,B)②ρ(A,C)=ρ(C,B)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请予以证明.

考点: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动点的轨迹方程
题型:解答题

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能防止和治疗坏血病的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

A.口腔、胃

B.胃、小肠

C.食道、大肠

D.小肠、大肠

题型:解答题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人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题型:解答题

患者,女,咳嗽痰少,日久,痰中带血,血色鲜红,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治疗宜选何方

A.六味地黄丸

B.百合固金汤

C.泻心汤

D.归脾汤

E.泻白散

题型:解答题

在抗原的刺激下能产生IFN-γ(γ-干扰素)的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题型:解答题

患者,男,50岁。患肝硬化多年,近日尿量骤减,腹部胀大如鼓,饮食精神尚可。欲用甘遂逐水,药量应是()

A.0.1g

B.1g

C.2g

D.3g

E.5g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