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远的海瑞——谒海瑞墓 孙喜伦 总为初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远的海瑞——谒海瑞墓                  

孙喜伦

  总为初次到海南时没能拜谒海瑞墓而遗憾,复来海南,下船立足未稳,我便决定牺牲多项游程开小差,独自来凭吊这位人称“海青天”的中 * * “真男子”“大丈夫”。

  墓的背后有一尊海瑞的青石雕像,他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手捧朝笏,正襟危坐,面容清瘦,双眉微蹙,颌首目视前方,神情谦和却孤傲,表情凝重又不无忧思。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雕像身后是扬廉轩,两侧门柱上的一副楹联系摹临海瑞的手迹:

  三生不改冰霜操,方死长留社稷身。

  楹联摘自海瑞《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一诗。我想,这联句该是用生命凝成的铁骨铮铮的维唱,也只有拿自己的生命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联句,这联句恰如后人对海瑞最中肯的评价。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以修身、齐家的道德自律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但是在君主专制时代要实现这一理想困难重重,官场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士人并不能严格践行儒家“忠君爱民”的政治理念,而把学识仅仅当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成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瑞言行一致,不同流合污,始终以圣贤所倡导的完美人格来规范自己。

  海瑞在担任南平县学教谕时,延平府督学来视察,海瑞率领两名训导在明伦堂迎见。两名教官倒地跪拜,唯独海瑞挺立中间,抱拳长揖。督学顿时拉下了脸:“看看你们三个,俨然就是个‘山’字形笔架!你海瑞这是给我行的什么礼呀?”海瑞答道:“这是在教习场所,下官遵照宪纲规定行礼。”从此海瑞得了个“笔架先生”的绰号。  

  在人人讲求升官发财的时代,海瑞说:“若天下的官员都不送礼,也不见得都不提升;若天下的官员都送礼,也不见得就没人被罢免。”他“慨然以澄清天下自任”,不论任何职务,都奉衍节俭,饮食“粗粝羹藿(泛指粗粝食物),僮仆悉令樵采。俸薪之外无所取”《海瑞集》)。

  海瑞的政治生涯是“斗争的一生”。不论身.居何职,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狐假虎威、鱼肉百姓的官员及其子弟予以严厉的打击,和与小民争利的豪绅作不懈的抗争,所到之处“中外墨吏往往望风解印去”。他曾向江南最大的地主、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一家开刀。徐阶曾对将被处以绞刑的海瑞有活命之恩,后来退居松江老家,其子弟家奴横暴于家乡松江等地,占田40万亩。海瑞在推行平抑土地兼并等改革时,不徇私情,勒令其将侵田归还百姓,还对徐阶横行无法的弟侄按律严惩。

  此时,江南恰遇严重的水灾,粮价骤涨,饥民遍野。海瑞一方面请求朝廷把应解北京的20万石粮食留下以解燃眉之急,保灾民活命;另一方面将治水与赈济结合起来,给饥民以活路。在海瑞的督察下,淞江和白茆河先后得到疏浚治理。

  我在墓园中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右侧是古今题咏  海瑞的刻石,我在一块“无欲则刚”四个大字的刻石前沉吟良久,思绪纷繁。

  让人不平的是,数百年来历史沉沉浮浮,海瑞也遭褒褒贬贬,不得安宁。时至今日,一些人仍嘁嘁喳喳对海瑞说三道四、谓其“作秀“偏执症患者”,什么世上隐藏最深的“伪君子”。我总想为海瑞鸣不平。也许一个人做到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无人可以攀越他的道德高度,他就会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靶子。从海瑞身上,人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铁骨,看到的是我们民族的傲骨。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

  走出海瑞墓园,我一再回首,见大门两边墙上有副对联:

  精诚在天地,公论在人心。

  海瑞,永远的海瑞!(有删节)  

1.从全文看,第一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1)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文章写了海瑞哪几个方面的“完美人格”?又是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部分说“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睛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作者为什么要用“假如”一词,结合全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镇海口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树虽然死了,但它扎根贫瘠坚硬,历经雷劈风摇,虽仅剩下半截身躯,仍然顽强地站着,这是何等的悲壮。

C.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即使全副武装起来的宇航员也不过六十英磅重,应该轻易比地球跳得六倍多,六倍远。

D.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 毛滴虫的传播途径是

A.昆虫叮咬

B.经口误食

C.血液传播

D.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

E.母婴传播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t minus 130 ℃, a living cell can be ________ for a thousand years.[ ]

A. spared 

B. protected

C. preserved  

D. developed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施工单位应在()的起止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业,施工单位作业完成后,经施工、设备管理单位检查达到放行列车条件,由施工负责人(或驻站联络员)、设备单位检查人(或设备单位指定人员)办理开通登记(施工销记),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由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调度员开通线路。

A.月度施工计划

B.施工日计划

C.调度命令

D.实际施工调度命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紧急处理原则之一()。

A.灌胃

B.及时使用解磷定

C.及时使用阿托品

D.对症处理

E.及时注射镇静剂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