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 * * 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住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 * * 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2.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形而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从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里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下列疾病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站立性调节障碍

D.大叶性肺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者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证属()

A.脾恶

B.心恶

C.肺恶

D.脏腑衰败

E.气血衰竭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60岁。嗜酒,急起高热、咳嗽、咳黏液脓性痰,量多,胸痛。胸片示右上肺叶实变,有多个蜂窝状空洞,叶间隙下坠,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最大()

A.肺炎球菌肺炎

B.克雷伯杆菌肺炎

C.急性肺脓肿

D.病毒性肺炎

E.肺炎支原体肺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最先提出痫病是由于"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而致的是:

A.《素问》

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丹溪心法》

D.《临证指南医案》

E.《古今医鉴》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