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或课间操,主要指文化课下课后,在教室周围进行的激烈活动,课间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题型:判断题

问题:

课间活动或课间操,主要指文化课下课后,在教室周围进行的激烈活动,课间活动的主要意义是通过活动,消除上课产生的疲劳,便于休息。

考点:体育科学大学体育理论大学体育理论题库
题型:判断题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回答1—3题。

1、下图是全球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日本的板块交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 ]

A.交通

B.地质构造

C.铀矿资源

D.水源

3、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

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

题型:判断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重的挽联,是为悼念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

题型:判断题

在Windows中,打开程序菜单的下拉菜单,可以用 (1) 键和各菜单名旁带下划线的字母组合。要将当前活动窗口的图像存入剪贴板,应该按 (2) 键。

A.Alt

B.Ctrl

C.Shift

D.Ctrl+Shift

题型:判断题

单一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一定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一定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90多立方米,重30多吨。后来有了半导体,造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小了。但这种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接近极限,要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存储量及运算速度也越来越难。
由于计算机最基本的构件是开关元件,于是专家们设想,假若有机物分子也具备“开”、“关”功能,岂不可以造出“有机物计算机”吗后来,科学家发现,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及蛋白质的氢分子都具备“开”、“关”这两种电态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用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或蛋白质分子做元件,就能制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的计算机。人们把它们称为“生物计算机”或“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它有许多优点:一是密集度可达现在集成电路的10万倍;二是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元件的1 000倍以上;三是这种由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也同一般生物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出了故障可“自我修复”,所以这种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四是生物元件用化学能工作,所需能量甚少,没有元件发热问题。
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1983年11月召开了专门学术会议,对生物计算机的研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日本此项研究由“未来电子仪器科研协会”和通产省指导进行。英国也拨款3 000万英镑用于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生物计算机的研制还处于初始阶段,专家们预计,2l世纪初叶,可望有突破性进展,并使数字电子计算机产生新的功能。无疑,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佚名《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的意思是:

A.生物计算机的功能超过了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次革命性变化。

B.生物计算机的出现将改变计算机的理论,是一次革命性变化。

C.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将在计算机理论和研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D.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将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后计算机的一次飞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