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服药时间,正确的是() A.补益药饭后服 B.病在胸腹以下饭前服 C.驱虫药空腹

题型:多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服药时间,正确的是()

A.补益药饭后服

B.病在胸腹以下饭前服

C.驱虫药空腹服

D.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睡前服

E.急性病、热性病1日1剂

考点:中医肛肠(医学高级)中医肛肠(医学高级)题库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车间工人举行茶话会,如果每桌12 人,还有一桌空着;如果每桌10 人,则还差两个桌子。此车间共有工人多少名?

题型:多项选择题

扩词。  

宝 (      )(      )(      )     流(       )(       )(       )

显  (      )(      )(      )    慌 (       )(       )(       )

题型:多项选择题

在“耽嗜典籍”中,“耽嗜”之义为()

A.玩味

B.阅读

C.沉溺

D.酷爱

题型:多项选择题

女性患者38岁,近5年多次于情绪激动或生气后出现四肢抽搐,伴颈后仰,两眼紧闭,过度换气,每次抽搐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患者无头外伤史,抽搐发作时未出现过舌咬伤和大小便失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CT及脑电图正常。

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为()。

A.首选静注地西泮

B.暗示治疗

C.口服苯妥英钠

D.口服丙戊酸钠

E.应用麦角胺

题型:多项选择题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

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

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

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

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

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评价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