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1.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文段最后一句话“在窗外喊谁”,请根据文意推测“谁”在喊呢?“喊”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驻外人员的工资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接工资收入,另一部分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信贷审查岗职责不包括( )。

A.表面真实性审查
B.完整性审查
C.实质性审查
D.可行性审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指( )。

A.宏观区位
B.微观区位
C.中观区位
D.区位理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