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6岁。活动时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小时入院。查体:BP110/70m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题:

患者,女性,76岁。活动时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小时入院。查体:BP110/70mmHg,P70次/分,R18次/分,SPO295%,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TnI升高,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住院期间患者心率出现变化,为46次/分,P波多于QRS波,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0.16秒。

下列应采取的措施为()

A.永久心脏起搏器

B.异丙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多巴胺

E.临时心脏起搏器

考点: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下列对for循环中初始化、终止和迭代部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之间的分号不能省略

B.可以用逗号彼此分隔

C.都可以为空语句

D.可以部分为空语句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患者女性,41岁。10小时前参加宴会,餐后2小时上腹部疼痛,半小时前加剧,呕吐3次。检查:血压70/4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心率120次/分,心律齐,上腹部肌紧张,压痛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血清淀粉酶1000U(Somogyi法)。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其诊断是

A.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B.消化性溃疡前壁穿孔
C.心肌梗死
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E.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在一个10L的密闭恒定温度的容器中加入1.0mol Z、1.0mol X、0mol Y开始反应,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在5min时Z、X、Y物质的量分别是0.1mol、0.7mol、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min内,Z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9 mol/L.s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达式:3Z + X D 2Y

C.在第2min时,Y和Z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第5min后,X、Y、Z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995年12月28日通过。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抽油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