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不同?(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4分)

考点: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题型:综合题

互相尊重是男女同学交往的前提。下列做法体现这一基本要求的是[ ]

①热情大方,举止文明               

②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对方

③朋友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符和   

④维护对方的自尊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为在温度为10℃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箱内的电阻R1=20 kΩ,R2=10 kΩ,R3=40 kΩ,Rt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当 a、b端电压 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Uab>0时,电压鉴别器使 S断开,停止加热,恒温箱内的温度恒定在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

第七组:
患者,男性,40岁。因言语不利、颈肩痛并双手肌肉萎缩4年收入院。体检:神清,吟诗样语言,面部不对称,后发际低,双侧C4-T3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双手鱼际肌萎缩。

确诊的首选检查是

A.头颅平片

B.脊髓碘水造影

C.腰穿+动力试验

D.头、颈部MRI

E.颈椎平片

题型:综合题

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观察、分析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烧杯甲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状态三时,烧杯___________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对较小。

题型:综合题

树木栽植施工程序一般不包括()。

A、定点放线

B、栽植概预算

C、挖穴

D、苗木运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