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函数f(x)=log3(ax+b)的图象经过点A(2,1)和B(5,2),记

题型:解答题

问题:

已知函数f(x)=log3(ax+b)的图象经过点A(2,1)和B(5,2),记an=3f(n),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
an
2n
Tn=b1+b2+…+bn
,,求Tn
考点: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加等)
题型:解答题

具有补火助阳功效的药组是()

A.附子、干姜

B.附子、肉桂

C.细辛、辛夷

D.山药、山茱萸

E.高良姜、干姜

题型:解答题

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与体征是

A.腕或手的无痛性块状物

B.抓握无力

C.腕背侧疼痛

D.指甲变形

E.红肿热痛

题型:解答题

感时花溅泪,________ ________。(杜甫《春望》)

题型:解答题

(1)“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C.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D.应选择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2)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

v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①请你简要说明为什么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小球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怎么做?

题型:解答题

第三段中画线的“两相混同”指的是:

A.文化与清廷

B.衣冠与举止

C.生态与心态

D.汉人与满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