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指甲的习惯,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指甲的习惯,多次受到父母的训斥。自己也很想改,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通过前面的咨询,咱们已经明确了你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所在。你有咬指甲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咬指甲很不好,我就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好,我同意将改掉咬指甲的行为作为咨询目标,你现在每天咬指甲大约有多少次呢?求助者:(沉默)其实我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根本不咬指甲,我妈说我只要闲下来就咬指甲。我没有数过,我想一天总有上百次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一次都不咬。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一次都不咬这个目标有些高,恐怕你难以做到吧?求助者:也许吧,但我有决心坚决改掉咬指甲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今后不再咬指甲。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根据经验替我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侄子以前也有这个习惯,我帮助他解决了。我帮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焦虑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什么样的厌恶刺激呢?心理咨询师:主要是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的刺激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有效吗?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通过前面的咨询……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表明咨询师()。

A.商定咨询方案

B.表达出共情

C.商定咨询目标

D.表现出真诚

考点:心理咨询师考试专业技能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技能真题2013年5月(技能选择题)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6岁,腹痛痞满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潮热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宜用何方 ()

A.清中汤加减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C.枳实导滞丸加减

D.大承气汤加减

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手工刻板假币可以分为()

A.石板刻印假币

B.蜡版刻印假币

C.木板刻印假币

D.金属蚀刻假币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不全部具备转帐结算、存取现金、消费信贷功能的银行卡是()。

A、转帐卡

B、贷记卡

C、储值卡

D、准贷记卡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我国的工作分析起源于()。

A.管理学研究

B.经济学研究

C.社会学研究

D.人事心理学研究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