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岁,因“左侧足底先天小结节逐渐增大2年,破溃不愈2个月”来诊。有皮肤癌家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患者男,36岁,因“左侧足底先天小结节逐渐增大2年,破溃不愈2个月”来诊。有皮肤癌家族史。

下一步扩大切除的范围是()。(提示结节切除活检:黑色素瘤,厚度4mm,有破溃。)

A.1cm

B.2cm

C.3cm

D.4cm

E.6cm

F.截肢

考点:肿瘤学(医学高级)肿瘤内科肿瘤内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 * * ,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 * * 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 * * 。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三国志·吴书》)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辞让

B.入阙尚书事/省:省略、减少

C.权遂之,嘉亦得免/舍:安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亲戚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 * * 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 * * 。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发变组运行中造成过励磁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急性会厌炎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

A.起病急,有畏寒高热

B.剧烈的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

C.可有严重呼吸困难

D.迅速发生的声音嘶哑

E.讲话语音可含糊不清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李白与杜甫是盛唐的瑰宝,却又迥然相异,当他们眼见日益败坏的政治、乱臣贼子的张狂,耳听金戈铁马的喧嚣、黎民百姓的呻吟之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真的像仙人一样,远远避开这日益污浊的时代,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杜甫却深深执著于人间本身,希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种圣人的胸怀,我们很难评价“诗仙”到底是不负责任还是清醒,“诗圣”到底是忠国爱民还是迂腐,他们两人的情怀正是不同人性在乱世中的代表抉择。 下列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

A.李白像仙人一样逃离着乱世,这是一种对百姓不负责任的态度

B.杜甫比李白更能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因为他忠国爱民

C.李白、杜甫的情怀代表了乱世中的所有不同人性

D.李白、杜甫在乱世中不同的抉择并不能表明他们谁对谁错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经过状态评估,若设备没有到非换不可的地步,则主要有()、()、()三种方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