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0.02 mol·L-1CH3COOH溶液和0.01 mol·L-1NaOH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已知0.02 mol·L-1CH3COOH溶液和0.01 mol·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则该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 (  )

A.c (CH3COO-)>c (Na+)

B.c (Na+) + c (H+) =c (OH-) +c (CH3COOH)+c (CH3COO-)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2" mol·L-1

考点:离子共存
题型:选择题

车辆制动时,车体的惯性力将使前转向架的垂直荷载增加,后转向架的垂直荷载减小,同时在心盘上承受()。

A.侧向水平作用

B.横向水平距离

C.纵向水平距离

D.斜向水平距离

题型:选择题

环境影响评价费

题型:选择题

涉及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分为三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由( )制定并颁布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证券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题型:选择题

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2)以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 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 理由是                           

(3) 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帧,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人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伎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选自明·张岱《西湖七月半》)

注:①优傒:歌舞演员及仆役。②頮hui,洗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肉相发指竹子的内部组织

B.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倒酒

C.弱管轻丝,竹肉相发弦乐器

D.速舟子急放断桥催促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一一族拥而去

B.以故二鼓以前怖以关门

C.向之浅斟低唱者出以五类看之

D.亦不作意看月者匿影树下者亦出小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最为贬斥的一类人的一组是(3分)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亦船亦声歌,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帧,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D.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

D.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以旁观者的姿态,描绘了七月半赏月的三教九流,将看月之人分成五类。

B.第二段承接第一段,描写俗人们赏月后匆匆回家的场面,讥笑他们看月只是为了凑热闹、图虚名、附庸风雅而已。

C.末段写作者独自赏月,陶醉于明月之下的自然风光里,与第二段描写的俗人们的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D.这篇记叙文性散文的主旨不在于描绘西湖的山水,而在于描摹世态风情,寄托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3分) 

韵 友 来 名 伎 至 杯 箸 安 竹 肉 发 月 色 苍 凉 东 方 将 白 客 方 散 去 吾辈 纵 舟 酣 睡 于 十 里 荷 花 之 中 香 气 拘 人 清 梦 甚 惬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h

①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3分) 

②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3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