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

题型:论述题

问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

材料二: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我国面对自然灾害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 * * 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8分)

(3)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8分)

考点: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题型:论述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语文用文字把五彩bān lán(   )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chí(   )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的提出,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

mò(   )化中接受美的xūn táo(   )。

题型:论述题

患儿女,8岁,因“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6个月”来诊。否认发热和游走性关节肿痛史。查体: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心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大。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先天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E.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题型:论述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接线柱a、b接在电压为u=22sin(100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岁温度升高而减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频率为100Hz

B.t=2s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20V

C.当R2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当R2的温度升高时,R1的发热功率变大

题型:论述题

试论述7S模型对我国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的启示.

题型:论述题

Ca2+ -钙调蛋白激酶途径可被上述哪种物质激活

A.IRS-1
B.cGMP
C.Ip3
D.DG
E.神经生长因子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