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反复喘息发作10年,加重5天入院。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诊断支气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患者,男性,42岁,反复喘息发作10年,加重5天入院。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诊断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中,预防哮喘复发的措施是()。

A.循序渐进地参加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B.避免进食鱼肉和鸡蛋等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

C.可在室内摆放鲜花,保持精神愉悦

D.使用哮喘菌苗,有效时应坚持半年以上

E.应避免使用色甘酸钠等抗炎药物

考点:执业护士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可采用()。

A.泵送法

B.横向导管法

C.竖向导管法

D.直接灌注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女,40岁。双前臂屈侧出现皮疹半年,伴瘙痒。体检:双前臂屈侧可见散在红色、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覆白色角质薄膜,有蜡样光泽,口腔黏膜可见乳白色网状条纹。

组织病理符合上述临床诊断的是()。

A.表皮坏死

B.表现 * * 瘤样增长

C.表皮内和真皮浅层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真皮全层致密中性粒细胞浸润

F.表皮角化不全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慢性肾炎水肿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肾内分泌前列腺素减少

C.肾小球超滤及滤过率下降

D.继发醛固酮分泌增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理财产品的基准收益率是指()。

A.预期最低收益率

B.保证收益率

C.预期收益率

D.以上都不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1]。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2]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迷”的一项是( )。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更多题库